侯孝賢導演在1989年的電影作品《悲情城市》,以二二八事件作為背景,且取名作「悲情」,然卻不見激烈憤怒的指責,亦沒有荒謬的劇情出現。一切故事發展只是建構在一個家庭的生活之上,真正地以「人民」為出發基準點,訴說在這樣的一個動盪環境下,人民如何求得生存。而這「悲情」與其說是人民自怨自艾地沉溺在困苦中,倒不如認為是人民對於大環境感到無助無奈,進而被迫自立自強找出一條生存的道路來,如此產生的堅強性格。
電影一開始便是一連串的日文廣播,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台灣終於脫離日本五十一年的統治。然而我們卻只見到文雄(陳松勇飾)焦急地等在房門外,等著妻子在裡頭生產。此時,他所關心的是妻子能否順利生產,以及產下的小孩是否平安健康,台灣脫離日本統治相較之下便顯得微不足道了。接著鏡頭便帶到以林阿祿(李天祿飾)為首的大家族為了「小上海酒家」的開幕忙進忙出,屋內裝飾著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布幔、綵球、桌巾等,一副喜氣洋洋好似過年般的歡樂氣氛。而小孩們只會在一旁吵吵鬧鬧打來打去,妨礙大人們的工作,這時便會有長輩出來喝聲制止。這便是台灣傳統人家中,時常會上演的景象。或許看似普通,不過是日常瑣事,然而這就是台灣人民真實的生活景況。
而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當時的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亦透過廣播,數次對所有台灣人民喊話。如同電影開始時的日本天皇,我們只聞其聲,卻從未見到本人抑或政府相關人員的出現。因此,比起那些遠在天邊、只聞其聲響的政治廣播,台灣人民更關注的是切身的生活。一如寬美(辛樹芬飾)在寫給文清(梁朝偉飾)的信上所說:「東西都在漲價,鄰居都說日子不好過,可能我比較不會想,因為我只要看到文清跟阿謙(兒子)在身邊,就覺得日子很好、很幸福。」究竟是日本人執政,或者中國人執政,對於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來說,只要家人過得平安健康,三餐得以溫飽,其他的紛紛擾擾便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
侯孝賢導演將文清設定為因意外而失聰的攝影師,或許就是在抗議社會上政治高層所搞出來的鬧劇,這些紛擾透過廣播傳達到台灣每個人民的耳中,然而文清因為耳聾便聽不見這些「噪音」,得以維持內心的一絲平靜。從頭到尾,文清皆因耳聾而只能透過筆談,或是咿咿啊啊地比手畫腳,僅有在火車上因被質疑其身份,而在被逼急之下以台語說出:「我,台灣人。」其實這顯得十分可笑卻又可悲。對著一名聾子不停逼問:「你哪裡人?」該如何期待會得到回答呢?而在這樣動盪的年代之下,種族地域問題竟被如此地挑明成為「地雷」──一旦踩中便不可能全身而退──搞得全台灣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況且這還是在脫離日本統治之後發生的事。
電影的最後,文清也被憲警逮捕而下落不明,留下妻子寬美和兒子阿謙,以及一張一家三口唯一的全家福合照。這呼應了電影開頭大哥文雄的兒子出生的場景。男丁的誕生在傳統台灣家庭中是一見重要的大事,因為這代表了香火的延續,也是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的象徵。在這樣悲哀且不安的生活中,「新生」正訴說了台灣人民堅毅不搖的勇敢性格:無論在多艱困的環境之下,總有辦法找出自己的一條生路。同時,鏡頭又再度回歸到林阿祿和家人親戚們共享圍在一張桌子用餐的情景,這更表示出台灣人對家庭連結的重視,且彼此間能相互扶持,繼續往未來的日子走下去。
《悲情城市》的場景多在九份及金瓜石地區拍攝,這兩個地方曾因採礦業的興盛發展而繁榮風光一時,然而隨著礦產的減少及採礦業的沒落,兩地亦走向衰敗。就像台灣從日據時代到脫離日本統治,然後又是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一路走來是起起伏伏,沒有永遠的繁華,也沒有永遠的敗退。而林阿祿一家人的生活也是如此。國家、社會及家庭,這三者的發展腳步原來是如此地相近,總是在不斷的變動中向前邁進,無法去預測將來會如何,也不能去期待會永遠安樂,而這也同時是每個人的人生寫照。就某方面來說確實是「悲情」,因為總在無奈間被迫做出抉擇,然而走過之後卻也能嘗到另一種甜美,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