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東方早報:廣東流行音樂十二點整
[打印本頁]
作者:
ixcrtiwws5968
時間:
2012-12-5 19:27
標題:
東方早報:廣東流行音樂十二點整
進入1980年代,上海在內地的潮流地位開始被分化,主要替代者就是香港粵語系。在外面混混見過點世面的,總會哼兩句“浪奔浪流”或者“昏睡百年,國人 漸已醒”!我大哥說若收到香港同胞送的飾品是捨不得撕掉商標的。當時能到深圳中英街買到對面香港人伸過來的電子錶或流行歌帶,也不是很多人可以有的福 利……後來濫觴到了春晚的小品裏也特意安排一個握著大哥大用半生的廣東話調情的時候,你已經坐在已過萬重山的粵語潮的輕舟上別無選擇了。在上海哈粵風中最 形象的一個例子是1989年7月上海電臺開設的大陸第一個流行歌曲排行榜,首期榜單前10名曲目中竟然粵語歌占了7首!連香港媒體都一片驚詫認為太過了 點。
作為香港文化的表兄弟,在內地全面放開香港市場之前,廣州人在這個潮流裏狠狠地摜出幾記浪頭。其中,廣東流行樂壇銷 魂面極廣影響深遠。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一開始就把握好方向,做國語流行曲而不是跟著香港做粵語歌。現在,雖然全世界的流行音樂都在滑坡,但是,一個城市 的文脈和氣質不能損害。這不是一個理由而是一個責任。廣東音樂人做到了。
由此,本人以理性之自律,梳理出認知廣東流行音樂發展的十二大看點。
1.紫羅蘭電子輕音樂隊/茶座歌手
1977年廣東歌舞團屬下紫羅蘭電子輕音樂隊亮相,這是第一個市場化的流行樂隊。1981年東方賓館開創茶座歌手/樂隊演出形式。朋友儂要曉得,即使到 了1983年,著名影星遲志強在南京與一幫朋友搞貼面舞會也被當作流氓罪入獄兩年。所以在當時花費五塊十塊能這麼近地公然觀賞到性感歌手的“靡靡之音”, 雲裏霧裏以為自己昇華到了供銷科長也不一定。如果你想進一步意思,那麼花五十一百的送個花籃什麼的,歌手就會走到你身邊盯著你眼睛專門唱“3號臺某某先生 點的歌”……這種娛樂容顏是難以抗拒的。幾年後星星之火全國燎原。
2.太平洋
1979年前,中 國只有一家唱片公司——中國唱片公司。太平洋影音公司打破了這個格局,成為當時流行音樂最響亮的品牌和賺錢生產線。1980年出品國內第一盤身歷聲盒帶朱 逢博《薔薇處處開》,隨後李穀一《鄉戀》、程琳《童年的小搖車》,還有朱曉琳、沈小岑……出一個火一個,銷量都是百萬以上,到了1987年費翔《故鄉的 雲》更是突破了300萬。旗下的太平洋藝術團在全國也是當時最著名的“走穴金字招牌”,呂念祖、劉欣如、張燕妮、陳汝佳、李達成、唐彪安李……這些名字你 還有沒有記憶?
3.蔔通100歌舞廳
據說這名字是侯德健取的,象聲詞,意思是一進門就是100塊錢。陳凱投資。流行音樂的“聖地”。曾經在這裏開唱的有那英、朱哲琴、毛寧、楊鈺瑩、林依輪、火風、金學峰、韓曉等。樂手和舞蹈演員都是一流的。很多著名音樂人的新作也在此誕生。當然還包括很多江湖傳說。
4.新空氣組合
由解承強、畢曉世、張全複三位著名音樂人集成的組合,把原創先風與自我理念盡力而為地擴散到整個樂壇,很有流行樂啟蒙者的作用。他們分別創作的《信天 遊》、《一個真實的故事》、《山溝溝》、《藍藍的夜藍藍的夢》、《愛情鳥》、《輕輕地告訴你》流傳甚廣。1990年曾來上海黃浦體育館舉辦兩場演唱會。
5.陳小奇/廣東流行音樂學會
陳小奇是當今廣東流行音樂的形象代言人。他的《濤聲依舊》絕對是渾然天成的經典。“歌如其人”儒雅婉約。而他主導營造的廣東音樂學會,也是中國流行音樂 圈最成體統和效率的組織,成為廣東音樂人最值得信賴和親切的“茶館”。這些年在學會下還掛了若干專業分會,除了經常組織主辦主題活動外,甚至在龍年春節還 搞到了一批特供廣東流行音樂學會的茅臺酒。沒有話說。
6.毛寧/楊鈺瑩
大陸最早最成功的造星產品。除了背後推手陳珞外,與當時整體的蓬勃氣象密切相關。1991年開始形成“中唱廣州”、“新時代”、“太平洋”、“白天鵝”為主要陣營的簽約造星運動,同期分別推出了李春波、陳明、林依輪、高林生、甘蘋、張萌萌、李進、麥子傑、王子鳴等。
7.廣東新歌榜/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1992年開設的廣東電臺的“廣東新歌榜”,連袂全廣東各個地區的電臺,建立推動原創音樂與歌手的媒體機制。而2000年由《南方都市報》發起主辦的“華語音樂傳媒大獎”具有獨立的音樂價值觀和引領作用。
8.晚秋/彎彎的月亮
許建強作曲、毛寧演唱的《晚秋》被香港的黃凱芹改成粵語版後,進入了香港各大排行榜。隨後李海鷹的《彎彎的月亮》也由呂方唱成香港的冠軍歌曲。這是對廣東音樂人品質和影響力肯定的前期標誌性案例。
9.李海鷹/北伐/泛北
李海鷹是廣東音樂人中創作力最充沛、也是最跨界和自我經營最成功的。早在1994年他就在北京舉行作品演唱會,隨後進入央視春晚擔任音樂總監,其間一大 批廣州歌手密集地出現在央視,以至於廣州媒體發出一陣“北伐”的口號引起一些爭議。李海鷹自為1999年澳門回歸創作《七子之歌》後,進入了聲望的最高 峰。2008年他在廣州和北京舉辦的個人作品大型音樂會,是迄今中國流行音樂家最大派頭的製作陣營。或許用“泛北”這個詞形容廣州音樂人蜂擁上北京更為貼 切。能去的都去了,畢曉世、撈仔、浮克、李廣平……
10.深圳造勢音樂之都
深圳市委宣傳部引入中 國音協的“金鐘獎”是有戰略思維的。加上周邊資源諸如每年的國家文博會、騰訊總部、深圳衛視的強勢突圍,國家音樂基地的設計,蔚然的音樂酒吧等,他們提出 了打造“流行音樂之都”的概念。深圳曾造就了1985年的周峰和2007年的陳楚生,既有《夜色闌珊》也是《春天的故事》,加上與香港的接壤,做起來的這 副牌哪天胡下來的話,也是蠻大的。當然還要清楚,很多地方都在打類似的牌。
11.潮語流行歌
李嘉 誠是潮州人。廣東的潮汕地區有2000萬人講潮州話。之所以我把潮語流行歌曲作為一個現象單列,是因為這種相對小語種的文化自我意識和精氣神的流行話操作 值得宣導並褒獎。除了粵語流行歌外,我們知道臺語(閩南語)流行歌也非常有世道,江蕙更是臺灣的寶。我們上海以及周邊的吳語地區人口有8000萬,吳語是 中國第二大語言也是全球排名第十二,為何就不能好好研究並推出吳語流行歌呢?
12.盜版集散中心
1990年代初你去廣州若不去番禺這個全國最大的民間音像集散地搞一點盜版的LD/CD片,那麼你要容忍他人笑你不領世面的閒話。廣東一直是全國音像盜版 生產和集散中心。被盜版意味著流行度、意味著市場身價。既然這種現象是世界難題也暫時無法杜絕,那麼只要是個歌手,說出來沒有盜版碟你叫他臉往哪兒擱 呀……哪天若飯局裏坐邊上的朋友悄悄說,對面廣東的張總原先是做盜版發家的,我基本上是當真的。
歡迎光臨 say8687→樂活論壇 (http://twmiss.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