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麻將在中國 [打印本頁]

作者: Nicola5236    時間: 2009-12-31 04:15     標題: 麻將在中國

  麻將運動不僅具有獨特的遊戲特點,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於一體的運動,魅力及內涵豐富、底蘊悠長的東方文化特徵,因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麻將運動在我國廣大的城鄉十分普及,流行範圍涉及到社會各個階層、各個領域,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成為我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智力體育活動。麻將運動的客觀存在是當今中國任何人都無法迴避的現實。
  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文化現象,麻將運動確有其表現形式上的多元性。正因為如此,有人認為,麻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價值堪稱國之瑰寶;也有人深惡痛絕,認為麻將是賭博之首,其罪惡程度幾與吸毒無異。
  麻將與賭博並沒有必然聯繫。新中國成立以後,賭博消失了,麻將卻在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中健康地存在了許多年。今天,當有人用麻將作賭具的時候,其罪責,當不在麻將。桔生於淮南謂之桔,植於淮北謂之積。事在人為。
  對於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的麻將運動,既不能採取簡單肯定的方法,不加篩選和比較,全盤接納;也不能採取斷然否定的方法,無視現實,不加分析地一律加以排斥。將孩子與髒水一起潑掉,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態度。充分地看到麻將運動本身所具有的積極的社會意義和其本身滋生的弊端,採取揚棄的方法對其進行積極的疏導和改造,棄惡揚善,除舊布新,才是使這項傳統的智力運動走上健康、文明的發展之路的當然之舉。
  縱觀人類的體育發展史,任何一種體育項目,都要經過玩耍(PLAY)----遊戲(GAME)----競技(SPORT)這樣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這正是體育項目從無序到有序,從混亂到正規的由之路,也是體育項目發展的自我保護機制。麻將運動發展到今天,已經規律性地走到了即將產生質變的階段。如果忽視了這一點,袖手旁觀,任其恣意演變,以至全面淪落為賭博工具,滑入罪惡的泥潭,才是真正的悲劇。
  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我國麻將運動的客觀現實,確已到了必須正面引導的狀況。多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在軍隊、地方的老幹部中組織的此起彼伏的競技麻將比賽,在麻將向健康化、競技化方面所進行的積極有益的探索,無疑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對麻將運動正確發展方向的有益嘗試,也使我們看到,開展健康的、積極的、規範的麻將競賽,不僅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是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根本目標相輔成的。
  正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國家體育總局授權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組織專人,歷時兩年多,對麻將運動的現狀、歷史、文化含量、理論範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其間,不僅多次主持召開了由社會學、體育學、體育運動管理學等多學科專家參加的麻將理論專題研討會,試辦了不同規模的麻將競技比賽,而且還對社會不同階層,進行了大量摸底抽樣調查,從而摸索出一套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切實可行的麻將運動競賽規律。大量的事實證明:麻將運動可以以健康、文明的體育競賽的形式存在和發展。
  麻將只有一百餘張,打起來卻豐富多彩,既鬥智又鬥勇。前人對參加打麻將的牌手曾有要求:「入局斗牌,必先煉品,品宜鎮靜,不宜躁率,得勿驕,失勿吝,順時勿喜,逆時勿愁,不形於色,不動乎聲,渾涵寬大,品格為貴,爾雅溫文,斯為上乘。」這正體現了麻將娛樂本身的旨意和精神。
  正因為麻將牌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益智性,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流行很文,影響很大。20年代初期,麻將牌不僅在亞洲盛行,而且還流行歐美。當時出口的麻將牌,牌面上往往還有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國外有許多詳細敘述麻將打法的書籍和研究麻將打法的雜誌。日本等一些國家還有專門研究麻將牌的團體以及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麻將大賽。在歐美,把麻將視為體現東方情趣的古董,裝進雕刻精緻的盒子珍藏起來也不乏其人。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的觸角已經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近年來,有人開發出「麻將軟件」,人坐在計算機前,按動鍵盤,就可以同計算機打起「雀戰」,其樂無窮。
  在我國,麻將牌在一個時期內曾被打入冷宮。現在已成了許多人的一種娛樂活動。退離休的老同志,有閒暇時打上幾圈,精神煥發。家庭裡,逢年過節,舉家團聚,打幾圈麻將,也洋溢著節日的歡快。現在,打麻將已成為一種普及的健康的娛樂活動。
  麻將的基礎花樣源於明代的紙牌「馬吊」。顧炎武《日知錄》中說:「萬曆之末,太平無事,士大夫無所用心,間有相從賭博者,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同時代的寧波文人李鄴嗣有《馬吊說》,支持上述觀點。值得注意的是,馬吊紙牌的花色中有「萬字」、「索子」和「文錢」三種,基本與麻將的花色栩同,但是打法不一樣。
  我們現在能夠查到的關於麻將的早期資料主要見於徐珂《清稗類鈔》:「麻雀,馬吊之音轉也。吳人呼禽類如刁,去音讀。」此外,關於麻將的傳播有一條史料值得注*,杜亞泉《博史》稱,「相傳麻將牌先流行於閩粵瀕海各地及海舶間,清光緒初年由寧波江廈延及津滬商埠。」也就是說,麻將是清末年間經過寧波,然後推廣到全國的。
  寧波在麻將形成中的作用,其實不僅僅在於傳播,而且在於創造。清咸豐前後,寧波有一聞人陳政鑰,字魚門,舊居在城內蔣祠巷,此人與英國駐寧波領事夏復禮相交甚篤,後乾脆遷居至江北外國人留居地內,並教會了英國外交官打麻將。這件事我們已經從英嗣人當年的回憶錄中找到了依據;今天陳氏的裔孫直言「麻將是我的前輩發明」,而蔣祠巷舊居的居民仍知曉「屙老爺(陳魚門)發明麻將」的事。麻將是寧波話「麻雀"的讀音,這是因為陳魚門在骨牌麻將的打法中額創了一對「麻雀」。今天秘本人仍將麻將寫成「麻雀」而讀作「麻將」,但真正的麻雀在日語中讀成另外的音,而且日語中的所有麻將術語,也都採用寧波方言的讀音。與此同時,陳魚門還新創了「槓」、「吃"和用骰子定位的方法。總之,麻將是寧波入陳魚門根據馬吊的基本花色和牌九的基本形式新創的一種骨牌博弈方式,從寧波傳到各地,創造的時間大約在清同治、光緒間。麻將是寧波話「麻雀」的淡音,嚴格地說,它應當寫成「麻雀」。




歡迎光臨 say8687→樂活論壇 (http://twmiss.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